周仲瑛,男,汉族,1928年6月出生,南京中医药大学主任医师、教授,1948年1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名中医。
擅长疾病:擅长内科疑难杂症及肿瘤疾病的中医治疗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医学受到了西医的冲击,中医自然不能固步自封,事实上,中医药学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前进的脚步。只是在目前的现代科学技术和手段高度发达的大背景下,中医应该考虑如何按自身发展规律前进,而又不迷失方向。
中医药的发展与创新不是凭空臆想,中医的科研也不是在实验室里对理论结构的设计,周老在研究“厥脱”重症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回顾《伤寒论》提到“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认识到“阴阳气不相顺接”的病理实质是“气滞络瘀,脉道不利”。并根据辨证创立三个基本治法:热毒内陷证,治以行气活血、抗厥通脉为主;气阴耗竭证,治以行气活血、救阴生脉为主;正虚阳亡证,治以行气活血、回阳复脉为主。研制了辨证治疗休克(厥脱)的系列中药制剂———抗厥通脉、救阴生脉、回阳复脉三种静脉注射液,临床治疗213例休克(厥脱),另设对照组77例(西药多巴胺或阿拉明常规治疗),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扩容纠正酸碱平衡、电解质失调等)。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37%,病死率为5.63%;对照组分别为77.9%、22.08%,两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通过上述研究,既揭示了“阴阳不相顺接“的病理实质,而且显示了在科研方面的中医辨证论治特色。
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感悟和实践,周老认为中医经典理论不仅能够切实指导临床,还有助于提高临床辨证能力和疗效,应在在应用中得到深化和创新,科研立题应提供切合中医实际的论据,临床结合经典理论的学习和应用才可以取得跨越式的继承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