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品牌化视角下中医药发展的痛点与对策

时间:2022-04-29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中华中医药学会  点击: 631 次

世界经济稳步增长,消费者品牌意识增强,人类社会步入以品牌为核心发展的新经济阶段。因此,品牌正在成为产业开拓市场的旗帜,作为衡量国家或区域经济和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以中医药品牌领域作例,中医药是中国传统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中国的特色医学,兼具科学和人文的双重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更是把中医药比作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对中医药的前景寄予了极大希望。


近些年,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实施,中医药文化成为我国国际交往的外交符号,品牌发展也初具雏形。但在产业升级与环境不断改变的现实情况下,也遇到了诸多发展中的问题,因此我们需摆正心态正确认识,确保中医药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中医药品牌化发展的痛点


1、国际地位有待提高


自我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草药中发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并获得诺贝尔奖后,国际社会对中医药关注日增。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官方及民间高度重视,高薪聘请我国中医药企业退休技术人员担任其中成药技术指导。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对中医药认可度还较为有限,这是由于中医药的标准体系和理论基础尚未被西方国家完全接受,限制了中医药在海外的影响力。


2、大众传播力度不足


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国家形象的文化符号。然而,在文化普及过程中,传播手段单一、传播范围有限等问题制约社会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比如中成药在语系障碍下,外国人难以了解它的优势和适应证,因此,海外市场应用极少。特别是在日本汉方药的冲击下,我国生产的中成药仅占据世界市场的2%,而汉方药则占据了全世界90%以上中成药市场份额,成为制约中医药在海外发展的原因之一。


3、道地药材质量不稳定


中医药与西药不同,中医药取材天然,培育和采收的标准化程度决定药材质量。天然成材率低的品种人工种植技术水平,施用化肥、农药、生长调节剂以及加工炮制等都会带来药材品质的不稳定,直接影响中药临床疗效,间接影响中医药品牌化传播。


中医药品牌化发展的对策


1、制定产业评价标准


从我国中医药市场实际出发,坚持以中医药特色为宗旨,建立与中医药更加契合的评价标准体系,并针对中医药的炮制规范、质量标准等进行修订与完善,从而缩小与西方国家对中成药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


中医药品牌在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应认真研究西医传播方式,提供更多对外交流机会,培养一批具有一定临床经验且具备良好外语水平的国际化中医药人才,便于更好地向海外传播中医历史、理论和相关实践经验,推动我国中医药标准与国际标准精准对接,使西方国家深入理解中医药运用,为中医药全面走向世界奠定基础。


2、广泛普及中医药文化


中医药品牌在实现国际化的过程中,首先应扎实国内市场基础,获得广泛大众认可度。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开设中医药文化体验项目,组织专业中医药讲师团进入校园宣传,鼓励学生将校园生活与中医药相结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社会层面,组织宣讲团进社区、进养老院、进军队、进企业传播中医药文化,邀请专业的中医药人员创编的中医药科普宣传品和文创作品。通过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全民了解中医、信任中医、使用中医、推广中医的新格局,促进中医药品牌蓬勃发展。


3、保障中药材品种


中药材的培育与农产品培育方式不同。中药材具有治疗功效,更应该注重品质。中医药产业要想走品牌化道路,走向全球,就一定要确保中药原材料的产品质量,科学制定中药原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标准化培育。在品牌方面突出“道地、绿色、有机”等理念,积极建设大型的、全国一流的中药材资源基地,从源头上杜绝中医药产品掺假、造假现象,保证中医药原材料质量,推动中医药品牌形象标准化、国际化。


在向品牌现代化迈进的征途中,中医药品牌需加强自身发展整体性,巧妙应用现代传播渠道建立系统推广工程,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应对国际市场,最终将传统医学转化为具有品牌实力的“大国宝藏”。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