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电 (胡雪慧)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文艺报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主办的“本土、现实、小说的回归——莫言近作研讨会”在京举行,30位专家学者围绕莫言新作《晚熟的人》展开讨论。
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认为,莫言从“站”在家乡到“回”乡,这个“乡”集合了现实中所有庞杂的力量。作家对高密东北乡的情感把握不再确定,有一种无法判断又努力做出判断的困惑感。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格非说,从创作态度上看,《晚熟的人》体现出莫言的“诚”——既然无法判断真假、好坏,那作家就把自己清空,“诚”就在“无”中诞生出来。莫言抑制了传奇性与戏剧性,每个故事周围都弥漫着一种特殊的氛围,历史碎片、现实事件与故事主干相互作用,勾连起童年生活的记忆。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孟繁华通过文本细读,认为《晚熟的人》中12篇作品一篇一个样式,小说的结尾都十分精妙,体现了莫言的文体创新能力。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程光炜认为,莫言倒回到几十年前他家乡集市上的说书人先生那里去,回到了近代小说的文学传统里,巧妙运用中国传统小说的白描手法,叙事的声口很松驰。《人民文学》副主编徐则臣认为,莫言的短篇小说有非常辽阔的时空跨度,所谓发现新人新事在莫言这里表现为“在旧人身上发现新人,在旧事身上发现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