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健康管理

刮痧养生,刮的到底是什么?

时间:2024-12-04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点击: 336 次

1706280873165800.jpg

刮痧起自民间,最早记载于元代医家危亦林所著的《世医得效方》,其他医学典籍中对刮痧的原理和方法亦有详细的记载。如《痧胀玉衡》曰:“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吴尚先《理瀹骈文》中载“阳痧腹痛,莫妙以瓷调羹蘸香油刮背,盖五脏之系,咸在于背,刮之则邪气随降,病自松解。”

什么是刮痧?

刮痧是通过特制的刮痧器具,蘸取一定的介质后,在体表进行反复刮动、摩擦,使皮肤局部“出痧”,从而达到活血舒筋、解毒祛邪、清热解表、行气止痛、健脾和胃之功效。

传统中医认为,气在人体环流不休,统辖气之升降出入的枢纽称为“气机”。所以气之为病,主要是“气机”升降出入的失调。刮痧以调气为首,调动人体的气血运行,引邪出表,再通过自身溶痧,调动自愈力,从而治疗疾病。

皮肤与经络密切相连,刮痧通过刺激人体体表的经络,起到疏经通络,活血化瘀,调节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按现代医学的解释,皮肤上的毛孔能散发皮肤热毒,排泄皮肤毒素,蒸发水分。皮肤上的这些毛孔,既是治疗时的治病孔窍,也是退病的通道。刮痧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动机体免疫反应。

身上刮出来的“痧”究竟是什么?

体验过刮痧的人就知道,刮痧处往往是红色的一片,这种红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出痧”。

“出痧”的过程是一种由血管扩张渐至毛细血管破裂,血流外溢,皮肤局部形成淤血瘀斑的现象。血凝块不久溃散产生自体溶血,形成一种新的刺激素,不但可调整免疫功能,提高免疫力,而且还能起到调节大脑兴奋与抑制作用。一些湿气重、寒气深的人,在刮痧结束后,出痧的现象会更加明显。

刮痧时,出痧越多越好吗?

不同体质的人,刮出来的红印是不一样的。当然,要是以红印越多,就判断刮痧效果越好,无疑是不对的。毕竟过于用力的刮痧,可能会使得红印增多。但是,如果不出痧就说刮痧没有效果也是不对的,因为也可能是你出的“痧”肉眼看不明显罢了。

对于一些特殊的人群,是不建议刮痧的,例如血管脆性强的人,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有障碍的人,要是盲目的进行刮痧,可能会导致血管出血异常。这种看似出痧很多,但反而造成新的损害。

刮痧的补泻手法

1、补刮法:按压力小,作用表浅,速度慢,用于老年、体弱、久病、重病的虚证患者。

2、泻刮法:按压力大,作用深透,速度快,能疏泄病邪,用于年轻、体质壮实、新病、急病的实证患者。

3、平补平刮法:也称平刮法,刮痧板按压力度、移动速度适中。重在调节阴阳,用于虚实夹杂体质的患者,尤其适用于亚健康人群或健康人群的保健刮痧。

常见的刮痧部位

1、头部刮法

可以促进头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消除头痛,改善大脑供血,给人一种放松的感觉。对于头皮紧,伴有头痛的人,能够改善头皮局部的血液循环。

2、颈肩部刮法

有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的作用,可改善肩颈酸痛僵硬,对头目、咽喉等部位的病症,也有治疗作用。

3、背部刮法

可以起到调节阴阳、调理脏腑、舒筋通络和壮腰健肾的作用,加强机体卫外功能以及祛除体内湿气。还可以增加身体自身免疫力,改善身体肺腑功能。

刮痧用具:常用的刮痧用具包括刮痧板和刮痧油。刮痧板包括牛角类、玉石类、砭石类;刮痧油则有液体类和乳膏类,清水也可以,可减轻刮痧过程中的疼痛、避免皮肤表面过度摩擦而受伤。

1706280874142918.jpg

哪些人不适合刮痧?

1、皮肤病患者不适合刮痧疗法;有水肿、糖尿病及心脏病患者忌刮痧。

2、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不能进行刮痧治疗。

3、低血压、低血糖、过度虚弱和神经紧张特别怕痛的患者刮痧手法宜轻柔。

4、孕妇及婴幼儿慎刮痧。

5、过饥、过饱及过度劳累者忌刮痧。

刮痧时的注意事项

1、刮痧前后24小时内不能饮酒,酒醉者更为禁忌。

2、饱腹、太饥饿不宜刮痧。

3、乳头、阴部不刮。

4、皮肤溃烂部位禁刮。

5、长期下焦不通如便秘者,慎刮腹部穴位,以防气逆上行。

6、刮痧三小时后再洗澡。因为刮痧需要把后背打开,刚结束便去洗澡可能会使得寒气、湿气进入体表。因此,等到皮肤表层的毛孔全部闭合了,再洗澡是比较好的。

7、刮痧后出现痧斑不需要特殊处理,刮痧部位皮肤有疼痛和灼热感觉属于正常情况。

8、若出现晕刮,先让被刮者躺平,房间通风,点按内关穴或极泉穴,待被刮者冷汗冒出或腹泻或呕吐即复安全。

9、在刮痧后,要注意用衣物等遮盖后背,这样能避免寒邪入侵皮肤。

刮痧巧运用:改善失眠,首开四穴

现代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很多人常常因各种原因致生活不规律。平素喜辣,脾胃不和,损伤心脾,心神失养,无法安眠,稍寐即醒,失眠多梦。中医认为,失眠一般是气血阴阳失和,以铜砭刮痧,开四穴,配合安眠穴、神门、三阴交这些穴位,可以改善失眠的情况。

1、开四穴:大椎是人体督脉上的一个重要穴位,能通一身的阳气,起到宣肺作用。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的凹陷中。

2、大杼养血,调动人体气血,位于第一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

3、膏肓滋阴,位于第四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肩胛骨内侧缘。

4、神堂安神,位于第五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3寸,肩胛骨内侧缘。

改善失眠,还可加上安眠穴、神门、三阴交这几个穴位,平时也可以用手指的指腹按揉这几个穴位,力度以感觉酸胀感为宜。每个穴位按2分钟,也是有利于改善失眠的。

刮痧处方

涂抹刮痧油,刮大椎、双侧大杼、双侧膏肓、神堂穴,每个穴位30~40下,顺序由上往下刮,以皮肤出痧或毛孔充分张开为度;点揉安眠穴、神门穴各2分钟,以酸胀感得气为宜;刮三阴交,也是30~40下,顺序同样由上往下刮。待痧退后方可进行下一次刮拭,一般5~7天可退痧。


提醒:如果大家有刮痧的需要,尽量前往正规的医院或者理疗馆,由专业人士操作,若刮痧途中有任何不适记得及时告知医务人员。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