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中医中药

痛风到底有多痛?如何预防?

时间:2024-10-08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点击: 6780 次

痛风到底有多痛?如何预防?中医如何看待痛风?有何应对方法?

1、痛风的痛,有多可怕?

痛风是因血尿酸水平过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内而引发的疾病。尿酸盐结晶沉积于关节、软组织和肾脏,刺激发炎,逐渐导致关节炎症,痛风也就这样找上门了。

痛风,到底有多痛?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发布的2023年版《痛风诊疗规范》显示,痛风自然病程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急性发作期、发作间歇期和慢性痛风石病变期。典型痛风发作常于夜间,起病急骤,疼痛进行性加剧,12小时左右达高峰。疼痛呈撕裂样、刀割样或咬噬样,难以忍受。受累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红肿,皮温升高,触痛明显。症状多于数天或2周内自行缓解。发作前多有诱发因素,多为饮酒、高嘌呤饮食、受冷和剧烈运动。

痛风好发于下肢,如足背、足跟、踝、膝关节,指、肘、腕关节亦可受累。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疼痛科主任陈辉在接受中新健康采访时曾指出,关节内积液含有高浓度的尿酸结晶和炎症因子,这些物质导致滑膜水肿、软骨表面缺损的形成,再加上微小痛风石的磨损破坏作用。即使在积液吸收、消炎消肿后,关节内部组织结构也无法完全恢复到发病前状态。除关节损害外,长期高尿酸血症亦可引起肾脏病变及心脑血管损害。

2、逐渐年轻化,夏季更易发作

《2017年中国痛风现状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高尿酸血症患者人数已达1.7亿,其中痛风患者超过8000万,而且正以每年9.7%的增长率迅速增加。与此同时,曾被我们认为是“老年病”的痛风,也开始找上年轻人了。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成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食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南》”)提到,2018-2019年中国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数据表明,我国成人居民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14%,痛风患病率为0.86%~2.20%,男性高于女性,城市高于农村,沿海高于内陆。痛风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年龄趋于年轻化。  

值得注意的是,夏天是痛风的高发季节,这主要与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夏季痛风发作更频繁,主要与吃海鲜、喝啤酒,一次性摄入大量含果糖饮料,出汗量大但水分补充不足或不及时,室内空调温度过低或身体离出风口距离过近等因素有关。  

3、如何远离痛风?

《指南》指出,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发生与膳食及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尤其是长期摄入高能量食品、大量酒精和(或)高果糖的饮料。肥胖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合理搭配膳食,减少高嘌呤膳食摄入,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控制血尿酸水平,减少痛风发作,改善生活质量。

高尿酸血症和痛风人群应科学选择食材,严格控制膳食中嘌呤含量。动物内脏如肝、肾、心等,嘌呤含量普遍高于普通肉类,应尽量避免选择。鸡蛋的蛋白、牛奶等嘌呤含量较低,可安心食用。另外,定时、规律性饮水可促进尿酸排泄。饮酒会增加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风险。果糖可诱发代谢异常,并引起胰岛素抵抗,具有潜在诱发尿酸水平升高的作用,应限制果糖含量较高的食品,如含糖饮料、鲜榨果汁、果葡糖浆、果脯蜜饯等。

养成规律、适量运动的习惯也是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有效防治措施之一。在保证安全的原则下,高尿酸血症与痛风人群应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项目,循序渐进地进行运动锻炼,增强代谢与免疫功能。

4、中医对高尿酸血症与痛风的认识与分型

《指南》指出,高尿酸血症是大多数痛风人群的前期状态。中医学认为痛风是一种本虚标实的疾病,或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所致,加之过食肥甘厚味,日久产生痰浊、湿热、瘀血,痹阻于筋骨关节,导致疾病发生。常见辨证分型及临床表现如下:

(1)湿浊证

常见于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期和痛风间歇期人群,主要表现为肢体困乏沉重,形体肥胖,嗜食肥甘,口中粘腻不渴,大便黏。舌淡胖,或有齿痕,苔白腻,脉滑。

(2)湿热证

常见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人群,主要表现为关节红肿灼热疼痛、疼痛剧烈,发作频繁,或伴有发热,烦躁不安,口苦、口臭,大便黏滞或臭秽,或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腻或黄厚,脉弦滑或滑数。

(3)痰瘀证

常见于痛风间歇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人群,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关节局部有硬结或皮色暗红,或关节刺痛,屈伸不灵活、关节变形。舌质紫暗,苔白腻,脉弦或弦滑。

(4)脾肾亏虚证

常见于慢性痛风性关节炎期人群,主要表现关节疼痛反复发作、活动不灵活、僵硬或变形,腰膝酸软,乏力明显,肢体困倦沉重,腹胀,大便黏滞或溏稀。舌淡胖,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沉缓或沉细。

5、“四味”验方治痛风

针对痛风,西医治疗药物包括秋水仙碱、苯溴马隆以及非布司他等。服用消炎痛、激素类制剂及别嘌醇等可缓解症状,但长期服用副作用较大,病情也会反复发作。近年来,大量临床观察研究认为,治疗高尿酸血症及痛风要在修复肝肾功能的前提下,恢复人体正常的尿酸排泄,从而降低尿酸、溶解体内尿酸盐结晶,使尿酸达到正常指标。

从中医角度来看,痛风属“痹证”一类,对此《黄帝内经》已有记载,汉代《伤寒杂病论》中记载的“历节病”是痛风最早的原型。张仲景治疗“历节病”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乌头汤为主。桂枝芍药知母汤方中芍药配知母养阴清热,芍药配甘草缓急止痛,桂枝、麻黄、附子、生姜辛开散寒,白术、防风祛风湿痹。乌头汤中亦以补血、益气、散寒、止痛为治则。

现给大家介绍一个治疗痛风的常用验方四妙丸。

组成:黄柏15克,薏苡仁30克,怀牛膝15克,苍术10克。

方解:四妙丸出自清末张秉成《成方便读》,方中黄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盐制后可缓和苦燥之性,长于滋阴降火,不伤脾胃,适用于肾虚火旺、痿痹、带下、骨间疼痛等症。牛膝功能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薏苡仁功能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解毒散结。苍术适用于湿阻中焦、脘腹胀满、泄泻、水肿、脚气痿躄、风湿痹痛,治湿热下注之痿痹,症见两足麻木或肿痛、萎软无力等,常与黄柏、川牛膝同用。以上四味药材,以黄柏为君药,搭配其他三味,清利苦燥,能祛火、除湿、消肿,共奏清热利湿、消痹止痛之效。

将以上药材放入砂锅中,倒入4碗清水,浸泡30分钟后开火,水沸后改小火,将4碗水煮成1碗水,趁热饮用。每日1剂,2周为一疗程。

此外,针灸治疗、中药治疗以及饮食调理等方法均可以帮助痛风患者改善症状,减少疼痛和炎症的发生,并降低痛风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

6、尿酸性肾病的中医食疗方

下面介绍几款适合尿酸肾病患者的食疗方:

(1)土茯苓粥

土茯苓健脾除湿、利关节,用土茯苓60克、粳米100克煮粥同食,每日一次,可使高尿酸血症减轻,预防痛风发作。

(2)百合粥

百合润肺清心,含秋水仙碱,对痛风有一定治疗作用,以百合30克、粳米100克煮粥内服,每日一次,能减轻痛风症状。

(3)木瓜薏苡仁羹

木瓜祛风湿、通经络、壮筋骨,薏苡仁健脾除湿,以木瓜10克、薏苡仁30克同煎,至薏苡仁烂熟后,加白糖一匙,内服,每日一次,可降尿酸,预防痛风发作。

(4)芡实金樱子羹

芡实健脾固涩,金樱子补肾固涩,以芡实30克、金樱子30克同煎,去渣后加白糖一匙或蜂蜜二匙,内服,每日一次,可使尿蛋白减少。

7、辨运气与辨证相结合治痛风案

陈某,男,81岁,2024年1月7日来诊。主诉:痛风病史10余年,疼痛时作,痛风石3年。以往曾在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处服中药治疗,症情稳定,年前疼痛复发,遂又来求治。刻下:双足游走性疼痛,局部皮肤色红,痛风石坚硬疼痛,夜尿3~4次,舌黯,苔黄厚腻,脉浮细。予黄芪茯神汤加味:北口芪60克,朱茯神15克,紫河车(块)6克,炙远志6克,生薏苡仁20克,生姜片9克,大红枣(擘)6克,土茯苓60克,左牡蛎30(先下)克,飞滑石(包)20克,海风藤20克,络石藤20克,油松节15克。10剂,每日1剂,早晚2次分服。

2024年3月9日来诉,服药后疼痛即止,至今未再发作,服完10剂中药后,痛风石消失,夜尿减少至1次,自觉已一切正常,未再继续服药。患者非常开心,专程致谢。

龙砂医学五运六气倡导“天、人、病”模式,治病要司天、司人、司病症相结合。本案患者癸未年生人,首诊时又值癸卯年终之气,癸年运方黄芪茯神汤理当在选,缪问注《三因司天方》云:“黄芪走表,尤有止痛之功,苡米舒筋,大有治痿之效。”说明黄芪、薏苡仁对痛风疼痛足不任地之症有良效;大寒前观察到天气多雨,物候寒湿,凸显次年甲辰太宫“气化运行先天”之象;患者舌苔黄厚腻,游走性疼痛,局部皮肤色红,辨症当属湿热兼风,加以清热利湿的土茯苓、滑石,祛风止痛的海风藤、络石藤、油松节(此数味亦为顾植山以往治疗该患者时的止痛经验用药),通过辨运气与辨证的完美结合,不但迅捷缓解了患者的疼痛和多夜尿诸症,还意外快速消除了长达3年的痛风石。


提示:文章内容及配方仅供同道参考,患者如有所需,还需中医辩证而治,切勿盲目套方使用。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