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汝阳刘毛笔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
我的家乡项城市孙店镇汝阳刘村,世世代代以制毛笔为生,“汝阳刘毛笔”由此得名。据《项城县志》记载,汝阳刘毛笔,源于秦朝大将蒙恬所创的“蒙恬笔”,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
在制笔这个行当,素有“北有汝阳刘、南有湖笔”美誉。到我这儿,有名讳可考的制笔匠人,已传了66代。我16岁进厂学徒,从打扫卫生、清洗工具开始,到上手做工,将毛笔厂的活干了个遍,最终精通了所有制笔工序。
游客在洛阳市洛邑古城的汝阳刘毛笔店内参观体验。新华社记者张浩然摄
汝阳刘毛笔工序严谨,总计有128道,其中齐毛、垫毛、切毛、梳毛最为关键。这些“理毛”功夫,都是精细活儿。拿梳毛来说,要一遍又一遍慢慢地梳,直到把杂毛一根根挑出来夹掉,使笔毛柔顺有光泽。选料也特讲究,狼毫要选刚中有柔,羊毫要柔中有刚,兔毫要富有弹性,然后按照长短粗细归类,不可错置。 行话说“制笔如做人”。一支好毛笔制成时,需兼具“四德”:一是“尖”,笔锋尖锐;二是“圆”,笔头圆壮饱满;三是“齐”,润开压扁后毫毛整齐如凿;四是“健”,运转书写时,笔锋劲健有力。做到这四点,贵在手艺人一毫一厘的操持,来不得半点马虎。 做一个守正创新的“制笔匠人”,是我入行40多年的坚持。我独创“头刀贴锋”技术,使制作出的毛笔笔头顶口齐、无杂毛废毛,既便于含墨,又软硬适中,运起来婉转自如,锋颖清晰;我发明的狼毫“干磕干压”技术,使笔锋、毛锋根根上顶,在性能上开创了狼毫制笔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