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资讯

我国中药农业现状分析与发展趋势思考

时间:2021-08-23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道地药乡康养巴州  点击: 508 次

中药材是中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生产中药材的特殊农业范畴可称之为中药农业,其稳定持续发展事关医疗健康民生工程,关乎八万亿健康服务业目标的达成,还关乎很多地区“三农”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国家正在制定中药材保护发展规划,将很好指导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提出对中药农业现状、问题和发展趋势的一些粗浅认识,不一定正确,也不尽全面,旨在抛砖引玉,期望引起大家共同关注、关心中药农业的发展,推动中药农业健康、快速走向现代化。1中药农业的范畴

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生产活动,统称为农业。据此,“中药农业”可认为是利用药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中药材产品的生产活动。中药产业链包括中药农业、中药工业、中药商业和中药服务业。其中,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的第一产业和基础(见图1)。根据中药材来源和生产流程,中药农业可包括如下环节:野生中药材资源采集、中药材野生抚育及种植养殖、中药材生物工程、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其中,中药材野生抚育及种植养殖是中药农业的核心环节,是保障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持续稳定供应的最重要方式,也是间接保护野生中药资源及其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方式。随着野生资源的减少、对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化,对野生资源的依赖程度势必要大幅降低,因此采集野生资源供应中药产业、中医药临床乃至大健康产业的重要性将日益下降,更多是在大资源保护框架下,开展保护工作。另外采用组织培养、发酵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方法,繁殖部分资源濒危稀缺药材或其有效成分也成为中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资源供应的一个重要补充。

image.png


2中药农业的现状

我国是全世界中药资源种类和蕴藏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国家和地方保护分工配合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历史上我国的中药材主要依靠野生资源,从20世纪50年代起,我国大力发展中药材的栽培和养殖。虽然目前仍有70%左右的中药材品种来自野生资源,但30%来自栽培和养殖的药材品种,其生产量却占到了中药材供应量的70%以上。分布在全国的中药材生产基地,依托基地的众多中药材种植、养殖农户,分布在全国的中药材交易农贸市场以及全国性和地方性的批发交易市场,形成了全世界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中药农业体系,人工种植(养殖)的品种不断增加。近20年来,近百种野生中药材人工种植取得了成功。目前全国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含野生抚育)约140万hm2,在600多种常用中药材中,近300种已经开展人工种植或养殖。同时,我国已建立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为主体,部(局)颁标准和各省(区市)中药材标准为补充,相对完整的中药材质量标准体系,现行201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载中药材标准达616个。


3中药农业面临的问题

我国中药农业的整体发展水平还比较落后,尚难以支撑中药材生产的“规范化”,离“现代化”还有很漫长的道路。面临的核心和重大问题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

(1)“有无中药材可供”问题,即中药材供应全面性不足及品种结构性短缺问题;

(2)“有无优质中药材可供”问题,即中药材优质性和安全性问题突出;

(3)“中药材供应是否平稳”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大起大落,价格暴涨暴跌问题。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错综复杂,具体分析如下:

3.1供应保障能力尚待强化

大众健康、保健意识增强,中药和以中药材为原料的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消费快速增长,生产供应面临严峻挑战。

(1)整体而言对野生资源依赖程度下降,但重采轻育、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破坏等导致部分野生药材品种供应紧缺问题仍很突出。

(2)部分中药材产区萎缩。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土地、农资成本大幅上升,与种植农作物比较,效益相对下降,部分道地产区城镇化,老产区土地退化。

(3)生产和价格波动大。缺乏有效透明信息指导,产供销脱节没有形成利益共同体。

3.2生产水平相对落后

中药农业发展水平不仅与中药工业快速发展严重不适应,甚至大幅落后于我国农业整体发展水平20-30年。

(1)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农场化、合作社开始发展,中药工业企业开始建设原料基地,现代中药农业企业起步发展,但仍以千家万户分散生产交易为主。

(2)规范化水平不高。按GAP严格实施规范化生产的基地不到中药材生产面积的10%。

(3)产地初加工水平落后,仓储物流等配套基础设施极度匮乏,产品质量难追溯。

(4)科技水平还很落后。良种推广率不足10%,良种繁育基本还是20世纪50-60年代农业的“自繁自用”;施肥、灌溉、植保等环节还处于主要依赖传统经验阶段,大部分种植药材对营养元素的需求种类、量、时期,对水分需求量、时期特点不清楚。机械化刚刚起步,播种、除草、采收、清洗、干燥大部分环节依赖手工操作。

3.3市场流通秩序亟需规范

中药材交易处于从传统市场向现代市场过渡的阶段。

(1)传统中药材市场产品、交易方式落后,以次充好、以假充真问题突出。

(2)流通环节囤积居奇、恶意炒作屡屡出现,部分中药材价格剧烈波动,市场信息扭曲失真,生产与需求的协调、稳定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3)新兴电子商务刚刚起步,交易规范、标准缺乏。

3.4中药材质量不稳定

中药材产品形式落后,内在质量呈下降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性问题却日益突出。

(1)遍地开花、盲目引种现象普遍存在,中药材的道地性受到削弱;缩短生长年限、非适宜季节采挖、滥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硫磺熏蒸等现象较普遍。特别是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近年呈愈演愈烈之势,对中药材品质构成了严重威胁。

(2)缺乏质量分级,“优质优价机制”不完善,企业缺乏原动力。

3.5现代服务体系亟需建立

相比现代中药工业,中药材行业现代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科研与生产严重脱节,科研成果不能有效转化应用;现代化供应仓储保障体系刚刚起步,中药材生产经营的信息化网络建设滞后。


4中药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药农业发展表现出传统手工作业与现代化农业技术并存、传统贸易方式与现代电子商务交混,但现代化进程正在加速。

4.1国家对中药农业越来越重视

我国对中医药产业、对中药农业产业历来高度重视。近20年来围绕中药农业,国家在战略规划、政策法规中多有涉及,资金、项目投入力度越来越大。2007年实施的《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就提出了“加快构建中药农业技术体系”。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中指出,“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建设道地药材良种繁育体系和中药材种植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基地”。《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实施“中药标准化行动计划”。《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加强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28号)中提到要促进“中药材规范种植等产业化”。《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40号)提出要实现“健康服务相关支撑产业规模显著扩大”目标。特别是2014年,工信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0个部委局联合制定了《中药材保护和发展规划(2014-2020)》,目前已报国务院。这是我国第一个专门针对中药材的发展规划。该《规划》指出要实施野生资源保护工程、优质药材生产工程、中药材技术创新工程、中药材生产组织创新工程,构建中药材质量保障体系、现代流通体系和生产服务体系等。

4.2中药资源作为国家战略资源日趋共识

我国的中药工业产值规模已超过5000亿元,且每年正以20%以上速度增长,大健康产业规模已超过1万亿元。中药工业是典型的资源依赖型产业,中医药的发展、大健康产业的迅速发展都离不开物质基础———中药资源。同时全球以天然药物资源为基础的医药产业也需要我国的药物资源。中药资源已成为我国在全球医药市场发展中独具特色的资源,其国家战略性资源特性逐渐显露。

4.3发展优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养殖成为解决中药资源问题的根本出路

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物种多样性保护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也是全世界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依靠日渐稀缺的野生资源发展中医药和健康产业将更加导致资源破坏、物种濒危灭绝、生态环境破坏。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大量发展种植养殖,利用一切可能的技术,包括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实现规范化生产,已成为中药农业持续发展必然之路和关键所在。

4.4中药农业面临重大变革和跨越式发展———中药工业反哺中药农业

牛奶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中药注射剂原料事件,“药中药”事件,以及2010年前后中药材价格的暴涨,中药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越来越清晰认识到资源依赖型产业发展原料生产的重要性。特别是中药材GAP的实施和推进,大中型中药企业、特别是注射剂企业、需要塑造品牌的企业,纷纷开始建设自己的原料基地,以保证原料稳定供应,保证原料成本可控,保证原料的优质性,保证原料的安全性。预计到2020年中药企业自建基地将可能达到40%以上,中成药企业从中药材生产基地而不是从中药材专业市场获得原料药材的发展趋势已成定局。

4.5第三方社会资本越来越多进入中药农业领域

由于原料的控制对整个产业链可产生重大影响,很少有资本投资中药农业的局面开始改变。除中药材生产基地和中药工业、商业之外的第三方社会资本开始纷纷介入,投入原料药材基地建设。对原料控制将可能导致对产业链的控制和话语权。

4.6中药材基地建设高度组织化—现代中药农业企业的出现和发展

随着中药业和第三方社会资本投入中药材基地建设,借鉴现代(中药)工业、商业企业管理模式和经验的现代中药农业企业开始出现、发育和发展。未来将成为中药农业组织中最重要的发展依托载体。(见图2)

image.png


        4.7农场化中药材基地快速发展

随着现代中药农业企业的发展,以及国家鼓励农田、林地的土地流转,在基地建设过程中,有很多的企业不再采取组织分散农户的“公司+农户”方式,开始实施基地建设的农场化。承包流转土地,采用各种有利于生产的方式,雇佣“农业工人”管理农场、生产中药材。在农场化生产中,如何组织农业工人,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成为当前中药材农场化基地建设面临和需要探索解决的重要问题。

4.8中药农业走向机械化

目前中药材生产的各环节还主要依靠手工操作。但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减少和劳动力成本的大幅度上升,农场化基地越来越多,现代中药农业企业的发展,中药农业机械化近年快速推进。从土地整理、种子处理、播种移栽、灌溉、施肥、农药使用、中耕除草、采收采挖、清洗净制分级、干燥保鲜、包装都在探索推进机械化进程。

4.9中药材产地初加工向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长期以来,我国中药材的产地初加工很落后,分散在千家万户,房前屋后晾晒、干燥,严重影响中药材质量。近年设备、设施清洗、干燥逐渐发展,部分中药材品种和产区,如人参、黄连等出现了集约化的干燥加工。但整体而言,产地初加工的集约化发展迫切需要引导、投入,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以快速提升中药材产地初加工水平,保证加工环节的中药材质量。

4.10产地精深加工有待突破

中药材的产地精深加工目前尚未启动,但未来发展可能会孕育变化。这需要从政策和产业方面探索放开中药材提取物原料的药材产地生产,培育一批中药材产地精深加工企业,延伸中药产业链,增加原料质量可控性,降低原料药材运输、贮藏成本。进而也推进产地中药经济发展,调动地方政府建设中药材生产基地的积极性。

4.11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模式多样化与回归

传统的中药材种植以农田栽培为主。但近10年来,生态型药材基地日渐增多,中药材种植开始回归自然、近野生的生态种植,包括野生抚育、半野生栽培等在各地发展,充分利用林地兼作、果林兼作等。因其人为干预少,可最大限度降低化学物质的投入,生产成本较低,虽然中药材的生长周期较长,但可生产出绿色高质量的中药材。也符合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

4.12中药材交易方式从传统中药材市场向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发展

传统上,我国的中药材市场,主要由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及产地集贸市场构成。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社会的到来,物流业的发展,现代化中药材仓储物流中心正在全国陆续建成,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现代物流配送系统不断建设,产销双方无缝对接的中药材流通体系正向标准化、现代化发展。

4.13中药农业走出去战略初露端倪

历史上,丝绸之路开启了海药、南药的进口,成为我国中药的重要来源和补充。近年,随着国际贸易和投资发展,有药企开始了中药农业的海外布局。在东南亚等地区建立包括南药在内的中药材种植、养殖基地及加工基地,充分利用当地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提升当地中药农业和中药工业水平的同时,满足国内药源的需求。

4.14中药农业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我国中药农业全国性服务体系几乎空白,但在“十二五”启动了“三服务“平台建设。未来的发展趋势是通过建设综合性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平台和专业性技术服务平台,以及全国布局的工作站和服务网点,推进全国性中药材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建立。通过建设信息收集网点遍布全国中药材主产区的中药材生产信息平台,结合区域性信息平台的建设,形成及时畅通的中药材生产信息服务网络。通过在全国中药材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大型中药材供应保障中心,成为源头可追溯、质量有保障的新型供应网络。

4.15中药材全过程可追溯成为必然趋势

中药材在生产环节具有农产品的属性,但同时又是药品,从生产到最终消费产业链很长,经过的环节很多。作为药品,质量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近年已有企业开始探索建立中药材产品全过程可追溯体系。建立中药材从种植(养殖)、加工、收购、储存、运输、销售到使用全过程可溯源体系,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是有效保障中药材质量可靠性的必然。

4.16中药农业技术应注重传统技术的科学继承与创新并重

中药农业技术是中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支撑,未来一段时间中药农业技术将充分引进、吸收、借鉴现代农业、生物领域的新技术、新方法,通过消化、再创新,实现快速发展。濒危药材的繁育技术将尽可能充分利用组培快繁、发酵技术、生物工程、合成生物学等方法或技术。中药材新品种选育将重点关注品质育种、抗性育种,选育方法将从混合选择、系统选育,向杂交育种、杂种优势利用育种发展,同时积极开展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而绿色中药材技术、精准中药农业技术、中药材生态生产技术、生产加工全过程机械化技术将亟需突破和发展。在发展高新技术时,研发和引进适用技术,尊重和发扬传统道地药材生产技术,也是中药农业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