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恰逢其时。多学科、跨行业、海内外合作为加快中医药现代化带来广阔空间,不断为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开辟‘新路径’。” 日前,第六届中医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开幕,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指出,国家战略的支持与推动,为新时代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指明了方向,为中医药振兴发展、走向世界创造了新的机遇。
现在正值贯彻落实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的关键期,中医药国际化、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并重……这些深刻影响着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循着“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理念在实践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会上,专家们分享了多领域的中医药发展新成果,为探寻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擘画蓝图、指明方向。
扬特色:中西医贵在“殊途同归”
“我的恩师王振义院士和我在思考白血病的治疗策略时,受到《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启迪。”陈竺解释,从白血病治疗的角度来说,用化疗杀死白血病细胞容易导致耐药和治疗失败,而若能使其“改邪归正”,便能让机体恢复正常。
在征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探索之路上,陈竺团队尝试用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中药砒霜来提升治愈率。“历史上,孙思邈曾用砒霜来治疗多种疾病。通过不断地尝试与验证,我们最终确定了全反式维甲酸和砷剂联合疗法,将这种白血病的5年生存率提高到92%,实现了从恶性程度最高向治愈率最高的转变。”陈竺认为,是儒家思想、中医理论、西医三者的互补让治愈这种疾病成为可能。
“我亲身从事过中医药研究,证明了麻杏石甘汤与银翘散对流感退热有确切疗效。”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提出,实践证明,现代医学手段对于维护人类健康而言是极为有限的,中医和西医应当相互交融、补充。中西医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维护当代人的身心健康,二者虽核心理念不同,但贵在“殊途同归”,而非一味地追求“同途同归”。中医发展切忌“邯郸学步、失其故行”,一定要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用现代科技手段努力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发扬中医药的独特优势。
“我的母亲曾患阑尾炎穿孔弥漫性腹膜炎,我的儿子曾患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这些疾病都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免除手术而愈,这足够说明中西医结合值得探索。”复旦大学肝癌研究所所长汤钊猷院士表示,西医在微观与局部方面远胜中医,中医则在宏观和整体方面胜于西医,二者不应互相取代,而应取长补短。他认为,创新医学需分两步走,一是“洋为中用+中国思维”,二是“中西医结合”,要根据中西医各自的长短,结合病人情况,从整体考虑选用合适的中医和西医疗法,以达到互补,绝非简单的“中西医并用”。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陈国强院士提出,我们要从中医药宝库中探寻现代生命科学研究灵感,用中西医知识方法互相启迪,引领关键技术创新,突破“卡脖子”技术瓶颈,真正实现“从0到1”的原创性成果。
强自信:中医药防治疾病有策略、有疗效
“传承数千年的中医药学虽然古老,但其理念并不落后。随着人类疾病谱的变化,中医的诊疗方法也在随之调整。”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介绍,以冠心病为例,不同时期冠心病患者的证候类型分布各不相同,在治疗过程中,变化的是理法方药,不变的是中医的哲学思维。这充分证明,中医药防治疾病有其独特的策略体系。
全国名中医丁书文介绍了自己运用中医经典名方当归六黄汤和黄连温胆汤应对心律失常疾病的临床经验。“根据临床上对房颤的复杂证候观察研究,我们发现房颤的核心症状是多汗,其反映出阴虚火旺、火热扰心的核心病机,所以采用滋阴降火、固表止汗的当归六黄汤,取得显著效果。而对于痰热扰心为主要病机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室内早搏来说,清热化痰的黄连温胆汤疗效显著。”他说。
不仅如此,丁书文在黄连温胆汤基础上,引入青蒿、常山等开发研制了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中成药心速宁胶囊,在实验中证明其治疗频发室性早搏显效率与盐酸美西律相当,并且安全有效。因此,他认为中医经典名方应对心律失常疾病大有可为。
“老百姓都知道,人上了岁数就怕跌倒,因为年纪大了骨头“脆”了,跌倒很容易骨折。其实,这些都是慢性筋骨病带来的弊端。”上海中医药大学副校长王拥军介绍,通过不断探索气血兼顾、阴阳平衡、筋骨并重理论的科学内涵,团队证明了“气虚血瘀、肾精亏虚、筋骨失衡”是慢性筋骨病的病理基础,由此创立了纠正“肾精亏虚”的“调和法”和“调衡法”系列中医防治技术和治疗方案,并利用严谨的循证医学方法证明了其在治疗慢性筋骨病方面的疗效和优势,让传统的中医理论化为无数中老年人的福祉。
重创新:多领域创新发展大有可为
“中医学是一个很长的产业链,包括医、药、工业、农业、文化等诸多方面,而在这个链条中,中医学是关键,疗效是根本,中医学疗效提高了,整个链条就会迅速、有效地运转起来。”面对就医选择增加、就医顺序改变等诸多挑战,国医大师张大宁认为,中医的发展将会为世界带来多领域、全链条的重大贡献。
在中医药现代化方面,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分享了自己的创新经验。“在现代医学背景下,中医发展的瓶颈在于传统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疾病诊断难以进行有效对接,在治疗上也难以改善现代医学下的临床特定指征。”为此,仝小林团队创新性地构建了分类分期分证为主体的现代中医诊疗体系,找到了病症结合的有效途径,取得了系列高质量循证医学证据,使中医走向现代化、精准化,显著提高了临床疗效。
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指出,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智能医疗成为了医药科技发展的焦点,智能医学影像识别、辅助诊疗等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中医药领域,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变得愈发普遍,目前主要用于辅助中医诊疗和分析中药化学成分等。但与此同时,技术的融合创新也带来了多方面的挑战,如中医四诊标准难以衡量、数据化较为困难等问题。他呼吁更多人才参与到中医药创新工作中来,为解决基层中医资源匮乏等问题贡献力量。
柏林夏里特医学院中国生命科学研究所所长文树德从德国人的视角探讨了中医药全球化的问题。他提出,目前中医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开始流行,但真正“全球化”应意味着其后续发展赢得全球各国的投入与支持。在很多国家,中医的发展仍是孤立的,大部分外国人也缺乏对中医核心思想的认识,因此,中医药的国际交流亟需加强,这将成为中医药走出去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