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养老问题需打“组合拳”
根据全国老龄办统计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1亿人,占总人口17.3%。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老年人群,养老问题不容忽视。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心内科及心脏中心主任霍勇就此指出,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要有不同的养老形式,应建立一套家庭、社会、机构养老的组合拳。
他表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去年底覆盖超过9亿人,解决我国养老最基本的保险保障这一问题,离不开中央政策的支持,也离不开对养老产业的合理布局。
涉老产业将成“新经济增长点”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卫学院院长刘远立指出,建立社区层面的医养结合专业服务体系,不仅可以将医护服务辐射到家庭,还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提供转诊服务。
“很多重病在养老院是解决不了的,必须把病人送到医院。与其到了养老院再转到医院,不如直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完成转诊,医养结合的重点应该在社区。”刘远立称。他表示,在这样的情况下,随着服务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未来涉老产业必将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振“医”和“养”的市场需求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医养结合专委会主任委员王国涛指出,截至2016年底,我国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总数接近1.5亿人,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近4000万,“医”和“养”的需求巨大。
“要发展健康持续的医养结合产业,首先要解决的一个挑战是,如何提振市场需求。”王国涛称。他认为,要提高我国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首先要做到“两个整合”,即整合评估和整合照料;在政府层面,则应该做好“四个统一”,即统一管理部门、统一配套政策、统一服务标准及评估和统一信息化平台。
破解医养结合“最后一公里”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陈彪认为,医养结合的“最后一公里”是解决谁来干的问题,这就涉及到如何调动医护照料人员的积极性。
他指出,对于患者来说,没发病之前谁负责,发了病谁负责,照料护理谁负责,这些都应该建立起一个全程的管理体系。
陈彪建议,建立全程医疗管理体系,一是要解决医生的独立执业分级诊疗问题;二是要解决医护照料的联动问题。通过保险保障机制,让大家有积极性动起来。
从学科建设入手做大老年医学
湖南省人民医院副院长向华对于如何健康养老、推动健康老龄化发展,给出了自己的想法。他认为,应该从学科建设入手,完善县医院的老年学科定义,做大县域医院的老年医学。
向华指出,与大医院相比,很多县域医院老年医学缺失,导致科室设置混乱。患者看老年病不会挂号,经常是感觉心脏有问题挂心内科,感觉脑袋有问题挂神经内科,感觉血糖高挂内分泌科,甚至会出现不同科室医生“抢”患者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向华建议从学科建设入手,先给出一个适合县域医院的科学的老年学科定义,再做大县医院的老年医学。
推广行之有效的心脏骤停“急救术”
一些常见的老年病、慢性病,也是新时代下的健康老龄化需关注的课题。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主任委员王立祥表示,心脏呼吸骤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应推广行之有效的抢救方法。
王立祥指出,在老年人所患的慢病中,心脑血管疾病排在第一位。心脑血管疾病最大的并发症就是心脏骤停,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心脏骤停,以往的抢救方法是压胸,也被称为“胸外按压”。但是,由于老年人钙流失严重,骨质疏松,如果没有运用正确的抢救方法,在进行胸外按压时很容易出现胸肋骨骨折,不但无法保证按压的力度,还会因为骨折刺破临近器官带来负作用,使心肺复苏抢救效果大打折扣。对此,应探索更加有效的抢救方法,并进行传播推广。
将老年疾病预防及康复纳入医保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孔晴宇建议将心血管等老年疾病的预防及康复纳入医保范围,这样不仅使病人受益,对于整个国家也有利。
孔晴宇表示,冠心病是颇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心血管病。冠心病搭桥占老年人心脏手术的很大一块。病人接受搭桥手术之后往往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做完手术还保持术前不良的生活习惯;还有一部分病人术后认为自己成为了家庭的累赘、社会的负担。因此,建立完善的心脏康复体系非常重要。
“老年疾病重在预防。”孔晴宇认为,如果将钱投在老年人得病之后的治疗上,或者投在手术本身,不如将预防和康复纳入医保。看似是多投钱,但是却能节省二次手术或者大型手术的支出,不仅病人受益,对于整个国家也是有利的。
做好糖尿病管理的“三级预防”
糖尿病是常见慢病,糖尿病最大的危害是并发症,极易诱发脑梗、视网膜病变、心脏病变,因此,早期治疗和预防非常重要。
对此,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糖尿病专委会主任委员肖新华表示,慢病管理尤其是老年性慢病管理重在基层,如何在基层把慢病“截”下来,如何规范诊疗流程,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教育,这些都非常重要。
他强调,糖尿病要做好三级预防:第一级预防是没有糖尿病或者糖尿病高风险人群。怎么把这个庞大的“后备军”群体控制住非常关键;第二级预防是尽早发现糖尿病,并进行正确的治疗,减少并发症;第三级预防是已经得了糖尿病,或者血糖控制不好,或者出现并发症的人群,要通过积极治疗减缓并发症发展的速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致残致死的风险。此外,做好老年糖尿病的管理,还要加大基层专业医护人员的培养,进一步规范诊疗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