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旅游

黑臭水体变身“网红打卡地” 看城市“海绵”如何发挥大作用【4】

5月9日至5月15日——2021年全国城市节约用水宣传周

时间:2021-05-16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点击: 225 次

人民网北京5月15日电 (记者李楠桦)“城市节水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统筹供水安全保障、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等工作,推动城市水资源节约集约水平不断提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黄艳日前在《中国建设报》发表的署名文章《贯彻新发展理念求真务实推动城市节水工作高质量发展》中指出,要强化“节水即是减排、节水即是治污”的意识,持续推进优水优用、循环利用和梯级利用。

近年来,全国各地融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沿岸建设下沉式绿地、雨水湿地等,通过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从而提升城市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真正念好“节水经”。

截至2020年年底,全国已有130个城市创建成为节水型城市、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2914个黑臭水体消除比例达到98.2%……原来遍布全国各地的黑臭水体,逐步被改造为城市“海绵”,既发挥了“防内涝、除黑臭”的功能作用,还通过“渗、滞、蓄、净、用、排”等措施,提升城市对雨水的利用、调蓄、吸纳能力,促进形成健康循环的城市水系统,还百姓水清岸绿的休闲好去处。

广东广州:打造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体系

MAIN202105131526000493539453853.jpg

广州市乌涌整治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MAIN202105131524000472639033766.jpg

广州市乌涌整治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由于管理水平、治理能力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不匹配,造成广州过去城乡结合部快速无序扩张,污水收集处理困难,偷排、乱排现象突出,水体黑臭普遍。”广州市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市积极落实上级水环境治理工作要求,科学谋划,统筹推进各项系统工作,实现了国家监管的147条黑臭水体已全面消除黑臭,入选国家首批黑臭水体整治示范城市。

该负责人介绍,主要做法包括打造污水全收集、全处理体系。据统计,2018年以来,广州市新建污水管网13089公里,基本消除污水设施空白区,开展“进村入户”截污纳管改造,取得明显成效;新扩建污水厂20座,新增污水处理能力218万吨/日,广州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766万吨/日。

重庆:治理一条河提升一座城

MAIN202105131529000448692012946.jpg

重庆市跳磴河石龙草海湾整治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MAIN202105131529000015296811714.jpg

重庆市跳磴河石龙草海湾整治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发源于沙坪坝区歌乐山狮子岩的跳磴河是长江一级支流,曾因污染导致水质轻度黑臭。

为还跳磴河一个水清岸绿的生态环境,2017年重庆市九龙坡区拉开了跳磴河黑臭水体综合整治的大幕,累计投入16.5亿元,对境内14.15公里跳磴河主河道、44.4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进行了两期综合整治。如今,跳磴河已由原来的劣五类水质逐步向四类水质提升,达到了整治效果。

跳磴河河长办负责人介绍,跳磴河上游华岩湖还建有一体化污水处理站,通过处理上游生活污水,补水下游湖库及河道,形成活水循环和水源补给,既保障了河道枯水期生态及景观补水,也提高了水资源回收利用效率。


江苏昆山: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小海绵”

MAIN202105131533000592428075828.jpg

昆山市东尤泾整治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MAIN202105131533000229202339675.jpg

昆山市东尤泾整治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东尤泾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吴淞圩南星渎区域,河道沿线以小区及村庄为主,混流小区、沿街商铺的生活污水以及沿河村庄的溢流污水排入河道,导致河道水质较差,处于轻度黑臭状态。

“投资1.1亿元实施综合改造提升工程,美丰路沿街商铺雨污水改造工程以及南星渎村河道截流工程,从源头控制入河污水量,改善河道水质。”苏州市水务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 与此同时,提升水质的同时对河道两侧景观进行生态化改造,进而改善整个区域的水生态及周边整体景观环境。

据该负责人介绍,利用居住区内绿地及河道空间新建东尤泾湿地,提升水质的同时对河道两侧景观进行生态化改造。在确保生态性、整体性、多样性、防护性的基础上,通过透水铺装、生态草沟、雨水花园、湿地、水体调蓄、水体提升等措施,将雨水收集系统与生态净化群落有机结合,建设成“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小海绵”。


安徽池州:将黑臭水体治理纳入海绵城市建设范围

MAIN202105131544000261137877589.png

池州市百荷公园整治前。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MAIN202105131545000018195311266.jpg

池州市百荷公园整治后。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安徽省池州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池州主城区共有10处黑臭水体。2015年池州市积极争取成为中国首批16个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后,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的思路,实行“一河一策”,制定治理方案。

“统筹黑臭水体左右岸、上下游、水面岸上等关系,结合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将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纳入建设范围,建立以流域为单位的片区化、系统化的治理模式。”该负责人说,池州市明确了从源头、中途、末端的系统治理思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