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康养旅游

从云冈到“云冈学”——迈向文化强省的“山西实践”

时间:2021-05-11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人民网  点击: 241 次

“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北魏郦道元曾在《水经注》中这样描述云冈美景。

跨越1500多年的历史长河,而今,云冈这座坐落在大同西郊、武州山南,承载着岁月沧桑变迁的古代雕刻艺术宝库,依旧气势恢宏,5.9万余尊形态各异的佛像散发着璀璨光华。


LOCAL202105110849000414590198299.jpg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 云冈研究院供图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同云冈石窟考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

牢记领袖嘱托,书写优秀答卷。

山西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找到了一把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的“钥匙”——汇聚众家之长,广开合作之路,推动创建“云冈学”,让云冈石窟的学术研究更深入透彻、科学严谨,使中华文化的特色和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更好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多方助力,“云冈学”研究迎来新飞跃

一直以来,考古界与学术界有个共识:仅云冈石窟就足以支撑起一个学科。以云冈石窟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为研究中心,以区域社会文化研究为主要特色,以多元化的综合性研究为切入视角,以弘扬云冈文化为最终诉求,通过深层次探讨社会文化的传承与演变,揭示历史脉络谱系的发展轨迹,此谓之“云冈学”。

2020年9月9日,山西大同大学云冈学学院和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揭牌;

2020年10月30日,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院暨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中心成立;

2021年2月19日,以一体推进云冈石窟保护及“云冈学”研究为时代使命和历史责任的云冈研究院正式挂牌。

这是山西省委、省政府加强云冈文化遗产研究保护、推动创建“云冈学”的重大举措。一如山西省委书记楼阳生强调,加强历史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和研究弘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LOCAL202105110818000014323802110.jpg

专业人员在可移动文物保护修复室工作。 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摄


事实上,从上世纪初云冈石窟被发现至今,针对“云冈学”的研究就没有停止过,中外专家学者通过本体研究,从多学科、多角度深挖云冈文化艺术内涵,拓展云冈石窟学术思维。2019年,一部20卷本60万字的煌煌大书《云冈石窟全集》的出版,将云冈研究推上新的学术高峰,成为中华文化自强、自信的生动体现。

历时7年,云冈人栉风沐雨,用脚步丈量,用镜头捕捉,以求索之心解析,乃成《云冈石窟全集》,让每一个“复活了的生命”有机会向世人展现光彩。如今,山西省、大同市在推动云冈石窟的保护研究和“云冈学”的创建道路上步履稳健:将“加强‘云冈学’建设”写入省、市两级《政府工作报告》,学术刊物《云冈研究》正式出版,特别是随着各级各类云冈研究机构的成立,人们将更多地站在世界文化史的角度去审视这个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石窟。

“云冈是世界文化走到公元五世纪时,在中国开放出的一朵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是世界文明发展的硕果。‘云冈学’是云冈研究史上的一个飞跃,同时也是云冈研究史的发展和继续,它是一种包容、一种升华、一种提高、一种扬弃。”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张焯饱含深情地说。

方向明晰,“云冈学”研究瞄准最前沿

1500多年前,匠人把自己生命的意义,留在了5.9万余尊造像和数不清的雕刻痕迹上,从那时起,这些历经风霜的石头,有了生命。

“云冈石窟在东方早期石窟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对它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成了研究东方早期石窟的关键;对它研究的深入与否,直接影响一大批石窟的研究工作……”对云冈石窟,著名考古学家宿白曾给予极高的评价。

而“云冈学”的创建,正是要研究并展示这样的价值。

2020年9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内,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与3D打印技术原大复制的云冈石窟第12窟“音乐窟”展出,雕刻精美、意蕴宏大的造像仿佛穿越时空而来,让观众零距离感受1500年前工匠依山雕凿之不易,感受巍巍云冈千年佛像的雄伟壮丽。

“通过现代的视角、用很‘燃’的方式,让原本不可移动的石窟艺术变得鲜活起来,这是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传承中的优势,也是‘云冈学’研究的重点方向。”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介绍,2020年,由大同市政府投资,在云冈建设了数字云冈先进计算中心,有力支撑起“云冈学”的研究需求。下一步,将依托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标准数据,为石窟寺的研究、修复和构建数字化博物馆提供清晰的科学依据,在文博行业数字化行业标准制定、技术开发、数字资源产权保护等方面实现更强的推广性和应用性。


LOCAL202105110851000115336721455.jpg

云冈石窟第9窟数字化采集现场。 云冈研究院供图


一花独放不是春。省、市两级的积极推动,“云冈学”的研究成果不断问世,云冈舞创作研究中心在大同市文化艺术学校成立,“梦回云冈”时装秀甫一亮相便惊艳世人,云冈研学游让石窟艺术成为“行走在路上的‘活’课堂”。

“云冈石窟给我们留下的谜太多了,其内涵博大精深,永远挖掘不尽。尤为特别的是,它融合了汉文化、鲜卑文化、古希腊文化、古印度文化等,可谓民族融合的杰作、交流交融的典范。”云冈文化研究专家辛长青表示。

事实上,大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之地,特别是北魏时期,孝文帝在平城大同开启汉化改革,几乎同一时期开凿的云冈石窟,自然就成为展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壮丽画卷。在这里,多元文化交相辉映、融会贯通,共同构成了云冈文化的主要内容,也为“云冈学”研究开启了一扇门。

“云冈的历史,就是一部民族融合发展史。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对于云冈学研究,山西省委常委、大同市委书记张吉福说。

学科融合,“云冈学”研究注入新血脉

有人说,“云冈学”的建立,将为人类文化结构注入一条新的血脉。还有人说,“云冈学”的建立,将让人们读懂云冈的历史,去穿越时空与古人触碰。

此话诚然不虚,然而从时间的维度来看,云冈石窟及其相关文化的研究虽源远流长,但作为学科的“云冈学”尚在起步阶段,可谓是一门研究领域异常宽广的全新综合性学科,更是一本内容无限丰富的“大书”。如何才能读好这本大书?

时代出卷,山西响亮作答:以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云冈研究院为基础,学习借鉴“敦煌学”等成熟研究的经验,以保护、研究、传承、利用为脉络,加紧构建“云冈学”规划,搭建多学科交叉融合平台,培养顶尖研究人才,推动“云冈学”再上新台阶。

作为地处云冈石窟区域的山西大同大学,在云冈文化研究和“云冈学”的建构过程中,必然要打头阵。

“‘云冈学’涵盖了历史、宗教、考古、艺术、建筑、社会等多个学科领域,我们突破学科界限,通过整合学校各学科的优势资源及与相关院校的合作,进行跨学科的融合研究。”山西大同大学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院长刘殿祥说。

LOCAL202105110851000544568807901.jpg

灵动优美的云冈舞表演。 云冈研究院供图


围绕“‘云冈学’建构 ”这个中心,山西大同大学以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和云冈学学院一体两翼共同推进相关体系建设。云冈文化生态研究院锚定云冈学文献资料整理、云冈学历史文化、文物保护修复、文旅产业开发四个研究方向,打造学术研究的高地;云冈学学院在原有专业基础上拓展和新增部分专业,承担人才培养的教学任务。

从学术史和学科史的发展看,“云冈学”的诞生有待于跨学科人才的出现和加入,“云冈学”的出现也将会造就一大批跨学科的人才。山西大学未雨绸缪,联合北京大学等校内外的优势力量,组建北京大学-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中心,采取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以“双校双导师”的培养模式定向培养一批研究人才,推动“云冈学”研究向纵深发展,让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地述说着过去,也正在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从云冈到“云冈学”,是领悟与传承、学习与升华,是一场震撼心灵的历史文化艺术修行,更是山西彰显文化自信、深化文旅融合迈出的新步伐,它必将为山西建设文化强省和转型发展注入不竭的思想文化动力。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