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您所在的位置:主页 > 时政资讯

《环球》杂志发文:中医药助力消除全球“健康鸿沟”

时间:2021-04-27  记者:未知  作者:未知  来源:《环球》杂志  点击: 132 次

提起科摩罗,多数国人大概会一脸茫然。这个位于西印度洋的岛国,东西距马达加斯加和莫桑比克各约300公里,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深入由四个岛屿组成的科摩罗,中国人会诧异但惊喜地发现,即便是在最偏远的山村,当地人也都会用“你好”来打招呼。


中国是第一个承认科摩罗独立并同科建交的国家。自1976年起,中国开始向科摩罗提供各种援助,援建了尼乌马克莱供水工程、人民宫、政府办公楼、总统官邸和广播电视大楼、赛义德·易卜拉欣王子国际机场维修等项目。但让几乎每一个科摩罗人都要感谢中国的,却是一场志在彻底消除疟疾的行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和广东新南方集团联合组织实施的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


该项目采用“全民服药”清除传染源以快速清除疟疾的策略,通过组织疫区民众服用由新南方集团研发生产的青蒿素复方抗疟新药“粤特快”,既消灭人体内的疟原虫,又清除疟疾的传染源,直至消除疟疾。与西方传统抗疟模式相比,该方法具有成本低、效果佳、耗时短等优势。


中医“辨证施治”疟疾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2017年,全球87个国家存在约2.19亿疟疾病例,死亡人数约43.5万。其中,撒哈拉以南非洲占疟疾病例总数的92%,占疟疾死亡总人数的93%。


科摩罗国名取自阿拉伯语“月亮”,在当地人的眼里,疟疾曾是“带来哭喊尖叫的瘟鬼”。58岁的科摩罗昂儒昂岛居民那苏还记得自己14岁时的患病经历:“忽冷忽热,耳鸣、打战,家里花了好多钱才治好”。以往,科摩罗5岁以下的孩子基本都会患上疟疾,不少人因此而死亡。“有钱的人要么买蚊账,要么每晚用蚊香,这不是一笔小钱。我家以前每晚都要为买不买蚊香而发愁。”那苏说。


但这一切从2007年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商务部、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外交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广东省政府的支持下,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与广东新南方集团联合组织的复方青蒿素快速清除疟疾项目,通过使用青蒿素原创灭疟药物,先后于2007、2012年和2013年在科摩罗的莫埃利岛(3.7万人)、昂儒昂岛(32万人)和大科摩罗岛(40万人)实施,超过220万人次参与。


2014年,科摩罗实现疟疾零死亡,疟疾发病减少到2142例,比2006年项目实施之前下降98%,被列入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消除疟疾国家名单。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等国际机构以及许多国家多年来一直在非洲致力于清除疟疾。但短时间内实现从疟疾高度流行区向疟疾低度流行区的转变,只有中国人做到了。


“防蚊灭蚊,防不胜防,我们的项目采取了与以前完全不一样的治疗途径。”广东新南方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拉伊向《环球》杂志记者解释到。


疟疾是由疟原虫寄生于人体,通过蚊媒传播所引起的疾病。当今世界范围内主要采取广泛喷洒药剂、用杀虫剂浸泡蚊帐、筛查疟原虫阳性病人、间歇性干预等措施防控疟疾,但这些都建立在发达国家医疗卫生条件和能力基础之上。在科摩罗,很多居民住地连墙都没有,据朱拉伊回忆,“甚至喝药时连杯子都用不上,只能用家里打水的小桶。”


因此,新南方与广州中医药大学的专家们调整了防蚊灭蚊的思路,创造性地提出用青蒿素复方快速灭源除疟的方法,即全民服用青蒿素复方,消灭人群体内的疟原虫,消灭疟疾源头。“蚊子只是媒介,你看国内的蚊子夏天也很多,但并没有疟疾的发生。所以我们的办法就是跟蚊子的寿命赛跑。如果全民连续两个月服药,可以让人体内60天没有疟原虫,而蚊子的寿命最长45天,等到上一批携带疟原虫的蚊子死去,新一批蚊子即使叮咬了人也不再携带疟原虫。这是先控制传染源,再控制传播媒介的策略。”朱拉伊告诉《环球》杂志记者。


执行这种策略,契合的是中医的治疗理念。当过几年“赤脚医生”,还曾学医从医多年的朱拉伊指出,中医讲求“整体观”“辨证施治”,即通过辨清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等,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案。科摩罗是岛国,人口流动导致的输入性疟疾病例较少,采用“全民治疗”的方式能够取得成功。


2007年在科摩罗莫埃利岛“全民治疗”启动仪式上,时任科摩罗总统桑比和副总统伊吉利卢带头服药,其后卫生部长、宗教长老等有社会声望的人纷纷效仿,最后,对中医不太了解、持观望态度的居民都开始配合服药。2014和2015年,莫埃利岛和昂儒昂岛先后消除了疟疾,没有了本岛感染病例。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通过群体药物干预、使用中国创新药,帮助一个非洲国家快速控制疟疾流行的成功案例。


中国方案在非洲遍地开花


当前,发展中国家存在“健康鸿沟”依然是全球卫生治理的一大挑战。有统计称,全球仅10%的卫生研究预算用于防治危及全球90%人口的严重疾病。在朱拉伊看来,中医中药成本低、简便验廉,是未来消除“鸿沟”的一剂良方。


“开展中医药对外援助,已经被明确列入《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我们给科摩罗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带去的,不仅仅是中药,还有整个中医药的治疗理念和治疗体系。”朱拉伊说。


在科摩罗,抗疟项目组专门培训了几千名卫生员,他们手上有一本登记册,详细记录居民情况,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要服用不同的剂量。通过在3个岛长达十多年的抗疟实践,三级防疟体系成功建立:由科摩罗国家疟疾防治中心、各岛卫生厅和中国专家组成的综合抗疟工作组领导整个行动,区域级医疗负责监督实施,村一级的卫生员则具体落实到每家每户。


“群防群治、全民服药、主动干预,这是一个从非洲国家实际出发、力求治标治本的‘中国方案’。”据朱拉伊介绍,中国专家如今已为科摩罗建立起疟疾防控和监测体系,并为该国培养了大批基层抗疟人才。


正因为此,许多科摩罗人对中国心存感激。朱拉伊记得,当时接受培训的一位59岁的卫生员,每月工资80欧元,2008年获悉中国汶川发生大地震,专门到中国驻科大使馆捐了50欧元。


2015年,世卫组织自行进行实验,在塞拉利昂效仿中国方案,针对300万人进行全民服药,8个月后,疟疾发病率下降了近80%。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参与到运用“中国方案”防治疟疾的项目中,包括圣多美和普林西比、马拉维、多哥、塔桑尼亚、巴布亚新几内亚等国家。复方青蒿素“粤特快”也在二十多个疟疾流行的非洲国家销售。


世卫组织全球疟疾项目主任佩德罗·阿隆索曾表示:“中国给世界带来有效的抗疟药物青蒿素和青蒿素联合疗法,我们赞赏中国为其他国家消除疟疾所做的贡献。”


2019年7月4日,美国《大西洋月刊》发表题为《非洲抗疟下一步,中国走在最前列》的文章,指出中国在非洲的科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合作向世界展现:中国带给非洲的远不只是道路、铁路等基础设施。有学者认为,中国在科摩罗的灭疟项目,完全符合2008年11月第63届联大通过的第33号决议《全球卫生与外交政策》中所说的“全球卫生外交”这一理念,这一决议强调,全球卫生是国家、区域和国际范围内的长期目标,需要不断注意和作出承诺,并加强国际合作,而不仅仅限于紧急情况。


2021年1月《新时代的中国国际发展合作》白皮书在提到这一项目时,认为它体现了中国践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积极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帮助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


2020年10月,阿姆斯特丹《国际抗菌药物周刊》刊登了一篇名为《青蒿素哌喹片在治疗新冠病毒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文章,引发了业内的关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基于复方青蒿素防治疟疾领域及青蒿素扩大应用方面的研究基础,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与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等科研、医疗团队合作,进一步拓展青蒿素哌喹片在治疗新冠肺炎上的临床研究,探究中医药和复方青蒿素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的有效方式和路径。


提到这一论文,朱拉伊信心满满。从2003年开始,朱拉伊就为他的老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开展第四代青蒿素研究工作提供资助,持续18年投入50多亿元,合作开发出了青蒿素哌喹片及其他相关药品。


他坚信中国在疫情中感染率低、死亡率低,除了制度和机制方面的优势外,中医药以及像治疗疟疾那样的群防群治治疗方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在疫情暴发后给多哥总统福雷、冈比亚总统阿达马·巴罗等领导人写信,介绍中国抗疫的经验做法。多哥、冈比亚总统回信说,欢迎提供中国经验,协助防控疫情。


朱拉伊认为,中医药学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和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凝聚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它针对的是多靶点治疗,而西医是单靶点治疗,不能用现代医学理论来衡量中医。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中国实践充分说明,中医能治大病、能治传染病。“要国外接受中医药,先需要传播中医药文化,使外国人了解,中医并不只有针灸和推拿。”朱拉伊说。


也基于此,他的团队已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如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日利亚等着手建立中医中心,将中医药文化推广到当地;同时,他还在国内通过“紫和堂”这样的国医连锁中医诊所和健康驿站,把中医医疗经验送到群众家门口,充分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特点,从而达到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病愈防复的目的,解决看病难、看名医难的问题,让中医智慧普惠大众。


朱拉伊透露,未来还将在全国设立2万家健康驿站,建设全面覆盖各市、区、县、镇的“紫和堂国医连锁”,搭建覆盖全民的中医治未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平台。


“习近平主席曾经说过,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我深以为然。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这就是我的奋斗目标。”对未来,朱拉伊信心满满。


推荐文章

推荐企业

更多>>

关于我们 | 团队介绍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18-2023 中国中医药康养网  
  京ICP备2020041679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46681号